佛像雕塑雕刻制作的形态与思想。佛教从传入东止之始,就开始了中国化的历程,佛教造像艺术也不例外。佛与菩萨的石雕像由印度恃征的低觀骨、高鼻梁、薄嘴唇、双肩平变为鼻短目平、面型方正、五官清秀的华夏人种特征。
佛教在传播的过程中,与本图的儒、道既冲突又融合,逐步呈现三教合一之势,在佛教观音菩萨雕像、佛祖释迦牟尼佛雕像上也有表现。在一些佛寺中,佛像与孔子、老子像并列而坐,该体现了我国儒释道不断融合的独特文化特点。最具典型性的例子就是四川安岳山屋卢洞石刻。大足石刻中不仅有佛、道、儒三教分别造像者,还有佛、道合一和三教合一造像共存于一个石窟之中。
因此,印度佛教艺术从传入起,便不断被中国化。佛像雕塑表现出的相好庄严,慈祥端庄,既超绝世俗又和萬亲切,是时代和社会的美的理想的集中表现,也是中国美学精神的直接体现。